资讯
首页 资讯
本周一校
深圳学校天花板: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创办于1947年,1983年获评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2004年获评国家新课改样板校,2007年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2017年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第二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19年获深圳市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022年加入WLA世界顶尖中学联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位于罗湖区,初中部占地面积2.2万㎡,老校区占地面积7.6万㎡,新校区占地面积10.3万㎡。高中部新校区:罗湖区泥岗西路1068号旧校区:罗湖区人民北路深中街18号 );初中部罗湖区贝丽南路46号);公办普通高中(完全中学)招生方式 统一招生 、自主招生)。

 


校长介绍(2016年12月—现在)

朱华伟,深圳中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级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深圳市政协常委、科教卫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WLA世界顶尖中学联盟副理事长,曾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领队、主教练,率中国队获团体冠军。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材 •教法》及国内外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0余部。2018年、202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一

2025年招生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


1.1招生范围

面向全市招收ACD类考生1890人,其中D类生178人(住宿生158人,走读生20人)。 另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收40名参加深圳中考且中考资格审核通过的持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台往来内地/大陆通行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数理实验班面向全省招收40名市外省内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

2025年招收高一新生安排在泥岗校区教学。 

1.2 2025年一类自主招生计划 


 


1.3 2025年二类自主招生计划


 


师资力量

深中有博士教师100余人,清华、北大毕业的教师100余人,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境外顶尖名校毕业的教师80余人,教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班主任30余人

 


三、课程建设,特色多元

深中遵照“学校按需施教、学生按需选学”的课程观,形成“一体两翼”课程模式(以多元课程为“主体”,以社团活动和学术竞赛为“两翼”),开设校本选修课360余门;融合优质资源,与华为、腾讯、大疆、清华、北大等著名企业、高校共建23个创新体验中心和创新实验室;拓展学术视野,开设深中大讲堂和深中博士讲堂

深中校本课程中有三类与众不同的讲座课程。

深中大讲堂是面向深中学生开设的讲座性质的校本课程,内容涵盖数学与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与设计等领域。课程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各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行业精英与深中学子面对面展示学术前沿,传播人文思想,陶冶艺术情操,启迪人生智慧,为深中学子搭建“立足深中,放眼世界”的学术平台。


 

深中博士讲堂是从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起新增设的校本课程。每周四下午,博士讲堂邀请校内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带领同学们开启一段段精彩的学术探索之旅。讲座主题涵盖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多个领域,不仅分享前沿知识,更注重展现完整的科研历程,真实的科研故事让同学们提前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培养科研素养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为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深中推出由家长主讲的百职讲堂课程超百位各界翘楚给在校的学生现身说法,涵盖A1、智能制造、生命科学、医疗、数据科学、半导体、新能源等众多领域,搭建起连接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的桥梁,让同学们看到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四、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学生社团100余个,学校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会选择、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价值判断、规划自我发展;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张弛有度,主动留白: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

五、学科竞赛,全国前列 

2018年,杨天骅、薛泽洋获第4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IPhO)金牌;聂翊宸获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金牌。

2019年,朱冠宇获第32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金牌。

2021年,6人入选首届清华大学丘成桐新领军计划(全国录取69人),全国第一;彭也博、冯晨旭获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冯晨旭获第13届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奥林匹克金牌。

2023年,姜志城获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金牌;孙昊喆获第5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金牌;3人获第4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实现历史性突破;在全国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奥林匹克中,113人获全国一等奖,42人入选省队,23人获全国金牌,9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全省第一。

2024年,2人获第23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CGMO)金牌,分列全国第一和全国第十(并列);2人获第四届丘成桐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铜奖;在全国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奥林匹克中,138人获全国一等奖,38人入选省队,19人获全国金牌,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全省第一。

2025年,清华大学丘成桐新领军计划录取10人,清华数学英才班3人,共13人获清华求真书院录取,全国第一;北大数学英才班录取4人;5人入选北大物理卓越计划,全国第一;2人入选清华物理攀登计划;7人保送清华姚班,2人保送清华化学系,1人保送北大图灵班。


 

六、科创成果,示范全国 

2017、2019、2020、2021、2022、2023、2024年,深中代表队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高中组金奖。

2019、2023年,深中代表队获 VEX机器人亚洲锦标赛金奖。

2020年,黄飞扬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总冠军。

2020、2022、2023、2024年,深中代表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金奖),全国第二。

2023年,田一丁入选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国国家队,深中代表队获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全球银牌、美国青年物理学家邀请赛(USIYPT)总分第三。

2024年,曾昱翔获第17届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IOAA)银牌,全国最好成绩;方绎获第28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IAO)银牌,中国队高年组最好成绩。

2025年,深中代表队获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WRCF)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VEX赛项高中组季军、美国青年物理学家邀请赛(USIYPT)总分第三。


 

七、艺体教育,卓然超群 

2018年以来,五位同学以艺体特长被清华、北大录取。

2021年,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谢伟瀚同学书法作品均获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2022年,深中代表队获广东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女子甲组双打第一名,深圳市首届高中四校体育联赛所有项目(足球、男篮、女篮、羽毛球、围棋、无线电测向)团体第一名。

2023年,深中代表队获广东省学校羽毛球联赛高中男子团体第一名,深圳市青少年足球精英联赛男子U17组冠军,全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混合双打亚军,全国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高中组男子团体亚军。

2024年,深中代表队获中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冠军,中国中学生网球精英赛男子单打、男子双打亚军,中国中学生网球联赛第2站男子双打冠军,中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甲组男子三级跳远冠军、甲组女子三级跳远亚军、乙组女子三级跳远季军,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男子U15-U16岁组50米蝶泳亚军,中国中学生游泳锦标赛3金4银1铜。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民乐团均获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八、交流合作,共享共荣

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深中先后创办深中龙岗学校、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深中坪山创新学校、深中梅香学校、深中光明科学城学校、深中大鹏学校、深中龙华学校、深中数理高中、深中科技高中、深中实验高中等学校,帮扶新疆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喀什市第五中学、广西百色高中、江西寻乌二中、深中河源实验学校,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做贡献。与德国丢勒中学、德国萨尔兹曼外语学校、澳大利亚玛丽亚特维尔中学、新西兰罗托鲁阿湖高中、加拿大贝赛德中学、英国卡尔福德学校、芬兰耶尔文佩高中、美国普林斯顿国际数理学校、澳门濠江中学结为友好学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九.2024学生荣誉(2025-04-07发布)

国内高考: 物理类9人进入全省前50,17人进入全省前100;历史类6人进入全省前50,14人进入全省前100;清华、北大录取64人,C9高校录取273人,中山大学录取242人;600分率78.6%,物理类600分率80.3%,特控率99.1%。

学科竞赛: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中,122人获一等奖,38人入选省队,19人获得金牌,7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全省第一;34人获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全国前列。 

海外升学:7人获得美国USNEWS排名前10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共9份录取通知书,6人获得常春藤大学6份录取通知书。USNEWS全美前30的大学录取41人,录取率82%;USNEWS全美前50的大学录取50人,录取率100%。在英国方向申请的25人中(含英美双申10人),6人获得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录取,16人获得G5精英大学录取。


以上是深圳中学的概况与2025年招生计划及录取分数,为孩子升学规划提供一份参考。



中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一步,选择一所适合的高中,关乎未来三年的学习环境与成长氛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分数线只是参考,更重要的是结合孩子的兴趣、能力与家庭实际,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深圳中学适合哪些学生?
1. 学术能力突出——能匹配“高强度+高难度”的教学节奏
- 具体表现:初中阶段各科成绩稳定在年级前列(模考市排名前5%),尤其在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上有明显优势;能适应高中“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如深中高一即开设部分大学先修内容)。
2. 目标清晰且有自我驱动力——能主动拥抱竞争与挑战
- 具体表现:对“顶尖高中-优质大学”的路径有明确追求,能主动设定目标(如“冲刺深中竞赛班”“三年后进清北”),并愿意为长期目标持续努力;自律性强,能管理碎片化时间(如利用晚自习后自主加练)。
3. 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适配深中的多元培养路径
- 具体表现:
- 理科方向:初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竞赛中获奖(如省级三等奖以上),或自学过高阶内容(如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编程基础);
- 文科方向:人文社科类(如历史、哲学)有深度阅读积累,或参与过课题研究(如社会调研报告);
- 综合方向:科创能力突出(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级以上奖项)、实践能力强(如组织过大型社团活动/公益项目)。

相信很多学生/家长和我一样感慨:“想进深中,分数只是门槛,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孩子在众多优秀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 孩子目前距离深中线还有差距,最后半年该重点补哪些板块?
- 想通过自主招生冲刺深中,但不知道孩子是否符合条件,怎么提前准备?
- 深中更看重学生的哪些特质?除了分数,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提升竞争力?
作为长期关注深圳本地升学的老师,我不仅能帮你分析孩子的现状与深中要求的匹配度,更能根据孩子性格、学科优势,定制“冲刺深中的个性化方案”——包括:
- 1对1升学规划(分析孩子现状→匹配深中/其他优质高中路径);
- 实战型提分老师推荐(针对中考薄弱学科,定制提分方案);
- 备考策略指导(深中自主招生/指标生填报/志愿优化等)。

写完这篇关于深中概况,突然想起去年一位家长的话:“不是我们非要孩子上深中,而是我们相信,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孩子会看见更大的世界。” 深中确实是这样一所学校——它用顶尖的资源、开放的氛围,托举着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向上生长。
“靠近深中”需要的不仅是努力,更是方向。
 深圳2026中考交流学习群如下,一起助力孩子成长进步!





 


公众号